有人說,空氣和水不是自然而然的東西嗎?從某種意義上來講,和媽媽的愛一樣,這些東西是天生就存在的呀,是理所當然存在的呀。所以,媽媽對我們幾十年的好,我們可以無視,而陌生人對我們一點好,值得我們感動的不要不要的。
但有一點,媽媽的脾氣很好,她愛你,不求回報。但空氣和水不一樣,它是有脾氣的,有時候,脾氣還很大。別的不說,霧霾、水污染,就是脾氣的一種。還有一種東西,它的脾氣更大,大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,比如,安全。
這里的安全,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安全,它很高大上,什么時候、什么人都可以拿出來說說,就像我今天一樣。它也很實際,實際到你需要做很多東西,比如我們這里的許許多多的安全規章制度;它也很勢利,你對它付出越多,它就對你好,只是好的結果,就是你可以做你自己。它若對你不好,就是哪天你躺在病床上或者坐在輪椅上,回想起現在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的你,不知道是什么滋味,那滋味,其實就是安全報復你的滋味。如果你的性命還在,還有機會品味的話。
話題到這里,似乎有點沉重,但這并不是壞事,因為沉重才會讓我們重視。那么,我們從哪里開始與安全交個朋友呢。
首先要認識它。我們生活在一個看似安全卻又充滿危險的環境里,炒菜時,油鍋可能起火;沖涼時,熱水器可能漏電;上班時,叉車可能撞到你;碼貨時,貨物可能砸到你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在我們上班的時候,被天上餡餅砸到的機會遠小于被貨物砸到的機會,只是,被餡餅砸到,你是幸運;被貨物砸到,你是不幸,即便你買了工作保險。
基于這個原因,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我們的環境,知道怎么消除危險,尋找安全,方法就是那個你可能十分討厭的兩個字,“學習”,看看,我說這個詞時,可能有人就開始皺眉了。
皺眉的同事,你可能不知道,“學習”已經期待你好久了,他就在你不遠的前方等你。你可以選擇不去,或者對他視而不見,徑直從他身邊走過去,那么,恭喜你,你中獎了,“危險”就在他身后,它張開了羅網在等你。
學習什么呢,這不是我的專長,我在網上搜索,很輕松就能找到一堆,一暢兩會四知道,是關于消防的,你可能不會,但你可以學會,你要相信你自己,我更相信你更怕危險,危險就在安全身后,它就是你的保護傘!
認識了安全,接下來就是研究怎么結交他,這也離不開學習,今天我們和“學習”杠上了。油鍋起火了不能用水滅,電器著火了要先斷電源,一幢樓著火了你是等待還是跳樓,給你一個滅火器你如何用,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學習了就夠了嗎?未必,因為你還要能用的上,這里的“用”是當你真正遇到了火災,你能用的上。就像演習了無數次的士兵有一天真的到了戰場,你能不能開第一槍。不要哪一天我們真的遇到了火災,大腦一片空白,什么都忘了。
這其實也正常,因為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時,遇到困難,是不需要想的,下意識就要跑,跑時,要集中全身體的能量輸送到四肢,這其中也包括原先輸往大腦的能量,這當然會讓你大腦缺氧,從而一片空白。這是人的本能,本能不好的早死了。
但現在不是在草原上,在遇到困難時,你要先判斷要不要跑,怎么跑,怎么使用消防器材。這是一個問題,我的能力和職責,也只是提出這個問題,怎么解決,怎么處理,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學習,共同進步。
我啰嗦了這么多,實際也就傳達了兩個意思,安全無小事、安全要從小事做起。這兩者并不矛盾,就像我們要買一個包包,但錢卻要一張賺起。只是安全這個包包,有時你不知道它的重要性,習慣性地不選擇它到你的購物車,習慣性的只是把它放到購物車上,那么,總有一天,你會無比懷念它。